广闲网 > 杂谈 > 正文

​有年味的民俗体验文案 民俗里的年味征文

2024-02-15 13:33 来源:广闲网 点击:

有年味的民俗体验文案 民俗里的年味征文


来源中国军网综合

春节临近,来到甘肃天祝的人们,同样能感受到这种喜悦气氛。这不,万余名群众已经集合在这个位于玛岈雪山下的小县城中心广场上,自发围成圈,顿地为节,连臂踏歌,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。请关注今日《解放军报》的报道——


民俗风情,扮靓我们的春节

甘肃天祝——

民族舞唱诵生活美

■杨海生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肖传金

到藏区旅游的人们,大都见过这样的场景:人们围着篝火唱起欢快的歌儿,跳起热烈的舞蹈,踏步、甩袖……一系列挥洒的动作,令人跃跃欲试。

春节临近,来到甘肃天祝的人们,同样能感受到这种喜悦气氛。这不,万余名群众已经集合在这个位于玛岈雪山下的小县城中心广场上,自发围成圈,顿地为节,连臂踏歌,跳起了欢快的锅庄舞。

随着《美丽的华锐扎西秀》乐曲响起,万人锅庄舞表演正式拉开帷幕。宽阔平坦的广场上,参演群众伴着音乐舞动着手臂、变换着脚步,悠扬的歌声,翩然的舞姿诉说着生活的美好。

锅庄舞,藏语中意为圆圈歌舞,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,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、趋步辗转、跨腿踏步蹲等。跳舞时,各排半圈的男女舞者拉手成圈,一问一答,反复对唱。

“舞者的每一个眼神、每一个动作,都蕴含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智慧。”在舞者胡拉毛眼里,锅庄舞记载着人民奋斗的历史,蕴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文化。她说,锅庄舞旋律优美,生活气息浓郁,表达了人们热爱生活、热爱自然的情感。

“今天我们在一起,格桑拉;唱起吉祥的颂歌,格桑拉;祝我们幸福永久,格桑拉;祝祖国繁荣昌盛,格桑拉……”伴随着歌曲《格桑拉》欢快的节奏,人们的情绪更加高涨起来。

广场上,藏族老阿妈央吉卓玛的舞姿,吸引了人们的目光。年近70岁的她,舞姿不减当年。

“现在生活这么好,老年人也要活动活动筋骨,确保有个好身体。”她告诉记者,去年,在天祝县人武部官兵帮助下,自己从破旧的土坯房搬到了宽敞明亮的楼房,喝上了以前城里人才能喝的自来水,“这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啊!”

老阿妈的话,道出了很多群众的心声。这几年,在子弟兵帮扶下,村里的路更宽了,村容更美了,产业更旺了,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“洁白的哈达献亲人……”一曲结束一曲又起,能歌善舞的群众穿着盛装,五颜六色的经幡迎风招展。不远处,幸福的人们燃起了篝火,那火苗随风伴乐而动,连同广场上的欢声笑语,奏出令人心动的和鸣……

辽宁本溪——

小剪纸带动大产业

■李宇佳

“这里需要用底色纸刻出轮廓,然后在需要的地方衬上相应颜色的纸。”在辽宁本溪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一间工作室内,张晟红为员工讲解着剪纸的要领,不时接听着客户的电话,忙得不亦乐乎。

今年50岁的张晟红从事剪纸行业已有十余年,自从2012年加入这个产业园,她用一把刻刀,以剪纸的形式重新诠释了多幅传世名作,从而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,开拓了新的市场。在她的工作室里,除了传统的福禄寿,还有山水、人物以及动漫卡通形象的二次创作。

“剪纸是我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被称为‘刀尖上的艺术’。”张晟红说,在做好单色剪纸的同时,自己还在套色、染色等剪纸技法上面进行钻研创新,让剪纸内容更加贴近市场。

经过几年的发展,张晟红工作室的产品已经开始销往国外。而这,只是剪纸文化创意产业园内众多企业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为了传承和创新传统剪纸艺术,这个园区引入电商平台和科技型企业,为园区剪纸文化产业发展延伸了链条,也推动了对传统技艺的保护。

“剪纸这种传统民俗,由于易被仿制,在产权保护方面有漏洞。”去年9月,博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入驻产业园,开始对本溪满族剪纸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新尝试。该公司负责人表示,他们通过专业化手段对艺人的作品进行溯源防伪,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操作,一方面能够保护艺人不受侵权困扰,一方面也提升艺人作品的知名度,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

据介绍,自2012年成立至今,园区先后入驻企业50多家,孵化30多家,集聚各类人才60多人,直接或间接带动2500余人就业,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,出口创汇600多万美元。

该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王宝珠表示,下一步,他们将继续围绕传统文化做大剪纸产业,建设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,提升新兴文化产业的孵化功能,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转型升级,争取把园区打造成多功能产业集合基地。

捏面人——

“巧手兵哥”有绝活

■徐 伟 韩 冬

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,总会浮现这样的画面:熙熙攘攘的小街一角,孩子们围坐在面人摊旁,面塑师傅像变戏法一样,捏出神话故事里的小哪吒、动画片里的葫芦娃等,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面人惹人喜爱。

面塑也叫捏面人,是一种流传于北方的传统艺术形式。面塑师傅以面粉、糯米面等为主料加以调色,用手并辅助简单工具捏成人物花鸟等形象,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

武警安徽总队合肥支队士官何兆磊,就是一位面塑高手,人送雅号“巧手兵哥”。为参演单位的春节晚会,他已赶制了小兵张嘎、炮炮兵、神枪手等一套迷彩兵面人。一个个面人栩栩如生,萌翻了前来参观的战友。

“一团面坨经面人师傅的手捏掐揉搓,就成了一件让人惊艳的作品。小时候,俺就觉得很神奇。”何兆磊说,虽然年龄大了,但仍抑制不住对面人的喜爱之情。偶然的一次机会,他在一场非遗展上看到面塑师傅表演捏面人,一下子勾起了回忆。从此,何兆磊开启了军旅面塑创作之旅。

回到单位后,何兆磊买来捏面人的材料,开始照着作品临摹。起初,捏出来的面人连他自己都认不得,但何兆磊并不气馁。后来,他从设计造型、和面上色、捏造雏形、雕琢风干等反复摸索、多番试验,终于有所起色。

“只有多深入生活,捏出的面人才传神有味。”何兆磊说,捏面人是个功夫活,人物的造型动作、服饰花纹、鬓角眉边等细节都要反复琢磨、考虑周全。一次,为了刻画战士的敬礼动作,他反复画了几十张草图,才把手型、衣袖、发型等弄准确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如今,何兆磊的面塑手艺在单位已小有名气,每到节庆晚会,兄弟单位战友都前来向他“讨教”。每次,何兆磊都会慷慨地把自己的绝技倾囊传授。他说,他要让更多的战友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。

贝伦舞——

“文化大餐”火军营

■刘俊耀

“雪飘如蝶飞,驰骋共撒围。踏遍千重山,猎夫凯歌回……”春节前夕,伴着姗姗而来的初雪,作为领舞的锡伯族女兵英瑞娜和战友一起跳起了锡伯贝伦舞,引得台下官兵阵阵掌声。

“贝伦舞被称为锡伯族的‘生命之舞’。有锡伯人居住的地方,就能见到贝伦舞。”6岁就开始学习贝伦舞的英瑞娜,对舞蹈的爱早已融入血液。说着话,她即兴表演了贝伦舞的几个经典动作。扭肩、甩臂、拍地、甩胯……一连串灵动俏皮的动作,给人轻松欢快的愉悦感。

入伍后,英瑞娜成为单位的文艺骨干。经常为驻地群众表演节目的她了解到,当地聚居着很多维吾尔族、回族群众。“何不依靠自己的特长成立一支民族舞蹈队?”英瑞娜的设想得到战友的积极响应——这样既能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,又能进一步联系群众、融洽军民关系。

得到单位领导同意后,英瑞娜到商场购买了东布尔、电子琴等乐器,还把自己跳的贝伦舞拍成小视频发给战友学习。很快,一支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队便在当地活跃起来。

“锡伯族早期以狩猎捕鱼为生,贝伦舞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与崇拜。蝴蝶象征着美和自由,刚才跳的这支蝴蝶舞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……”今年元旦晚会上,英瑞娜和舞伴们闪亮登场。身着蝴蝶彩裙的舞者们,伴着贝伦舞曲翩翩而动。一曲舞毕,英瑞娜为台下战友讲述锡伯族和贝伦舞的历史,激起大家的浓烈兴趣。

自己的节目得到战友们的青睐,英瑞娜打心眼里高兴。如今,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,她尝试着在舞蹈的编排中融入军营元素,正在用贝伦舞的形式排演《我是一个兵》。

“独特的民族特色与军营元素相结合,必能让人惊艳!”英瑞娜说,以后她还计划把烧茶舞、走马舞、仿形舞等节目搬上舞台,为战友们提供更丰富的“文化大餐”。

点亮传统文化传承的灯火

■青 木

阳和启蜇,品物皆春。

又到一年春节。汽笛,乡音,鞭炮,年饭,拜年……熟悉的情景,熟悉的民俗,飘溢满满的年味。兴奋、舒畅、美好,这是属于新年的节奏,也是属于春节的特有情愫。每到此时,人们总会在喜庆的气氛中享受亲情,品味乡愁,表达祝愿。

年头年尾,四季轮回。在学者的眼里,包括春节在内,我们的传统节日都是按照自然时序安排的,与人生的自然阶段相对应。从这个角度讲,节日正是传统社会人们生活的时间表,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注入人伦精神,使人们得以停下匆忙的脚步转而享受闲适的生活。因此,节日又成了情感的黏合剂、情谊的强化剂,它为人们提供了把美好追求变为现实的契机。此时,节日习俗犹如一股清泉,润泽我们的忙碌生活,调和我们的乡愁之味。

他乡异客步履匆,只为一口家美味。小时候,春节是一声鞭炮的脆响;长大后,春节是口舌忘不掉的味道。北方饺子、南方汤圆、四川腊肉、河南蒸年馍……一勺糖、一棵白菜、一盆面粉混合出来的味道,扎在人们记忆深处,点亮回家的路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,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早已告别了单调的“吃”和“穿”,而是更加多元、更多集中于精神层面。人们也开始趁着节日之机去满足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,寻找情感慰藉和精神放松的机会。

节日是一个民族最生动的文化表情。春节,阖家团圆,欢乐祥和,辞旧迎新。一副春联、一碗水饺、一盏花灯、一挂鞭炮,都蕴含着无穷的文化韵味,承载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基因和情感需求。在人类历史上,很少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,节日的文化传承如此长远、如此深厚,根深叶茂、愈发繁盛。

有人说,文化一旦有了生命的真谛,将长留心底,温润终生。传统民俗因为讲究兼容并蓄,才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。春和景明时,丰富的现代化、信息化载体为端午节注入更多现代气质;花好月圆季,一轮明月不仅寄托人们对至亲友朋的相思,还有对他乡游子的祝愿;银色的浪潮中,重阳节被赋予更多敬老爱老内涵……正是在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的水乳交融中,在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的交相辉映下,传统民俗才震荡起文化传统与民族情感的共鸣,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,融入民族性格。

当然,文化传承是否久远,取决于人们的认同感与共鸣有多大。传统节日并非一定要板着面孔才能被记住,跟得上时代脚步的节日才更容易深入内心。随着时代变迁,我们的节日也不断与时俱进,更富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。当前,很多地方每逢春节、元宵节、中秋节等都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,既丰富百姓的节日文化生活,又以活动为载体承继和延续着传统文化的基因。无疑,这是极有益的一种尝试。

时节更迭的年轮里,只有岁月沉淀的远香才更悠久醇厚。这就是文化的力量!节日里,美味早已习以为常,但那人、那景、那记忆却凝聚成时光里的情怀,跟溪流的气息、村落的味道、炊烟的记忆一起,在广袤的乡土间闪烁着不灭的灯火,承载过去,照亮未来……

一口饺子不尽情

■刘奇山

北方人过年都要吃顿饺子。老一辈人说,过去,日子过得苦,一年到头,缺衣少穿,大年三十不能再亏了自己,要吃顿饺子,能吃多少吃多少,吃得多,福就多。

我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。那时,农村刚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老百姓的日子逐步好起来。我记事起,就没再经历过老辈人说的“苦日子”,但饺子依然只是在节庆日、长辈生日或者家里来了客人才吃的。

记得有一年除夕,父亲、母亲和姐姐一起包饺子。我还小,不干活,就等着他们把包好的饺子煮熟。按照老家的风俗,母亲在包的第一个饺子里放了个硬币,并说“大人吃到有力气,小孩吃到长大个”。

饺子煮熟后,姐姐吃了三碗,我吃了两碗,都没吃到硬币。父亲慌了,担心我们把硬币咽到肚子里了。随即,奶奶准备好香油让我们喝下去——企图用香油把硬币从肚子里顺带出来——而我却吓哭了。

最后,母亲用勺子在锅里搅了搅,找到了那枚硬币。原来,包裹硬币的饺子皮破了,硬币落锅里了。

后来,我上小学了。因为学校距离家较远,放学遇到刮风下雨时,我和姐姐便会就近到外婆家蹭饭。我印象中,每次去外婆家,外公都会高兴地去割肉包饺子,说是给我们这两个小娃娃“改善生活”。

在老家,除了过年,冬至那天也是要吃饺子的。因为北方的冬天很冷,有种说法是“冬至吃饺子,耳朵就不会冻”。记得每年冬天,我的一个同学的耳朵都会被冻伤。他的奶奶就说,都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,冬至没吃上饺子。

上中学时,我们都是在学校住宿,每个月回家一趟。起初,因为学校基础建设条件薄弱,后勤保障跟不上,伙食也不太好,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包饺子给我们解馋。后来,学校改革后勤保障方式,伙食得到改善,饭菜品种多了,不过饺子还是比较贵的。我若是吃一顿饺子,要节俭好几顿才能抹平伙食费支出。所以,一般情况下,是舍不得吃的。

前几年,我军校毕业到了部队,印象比较深的是跟战友们一起包饺子。那是第一次在部队过年,大年三十下午,全中队战友集中在食堂,一个班围一个圆桌,由班长带着包饺子。战友们围坐在一起,有的拌馅,有的擀皮,有的包饺子,其乐融融。其实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家吃饺子已习以为常。但对于战友们来说,饺子已不仅仅是一种吃食,它承载着一种记忆,那记忆中有童年,有乡愁,更有真情……

今天,吃饺子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人艳羡,甚至成为“改善伙食”的代名词。但逢年过节时,人们对饺子仍然情有独钟。因为,对很多中国人来说,饺子承载了太多的风雨变迁、岁月沧桑。幸好,其间的艰辛与苦辣已成往事。

转眼,又快过春节了。除夕,和家人一起吃着饺子、追忆往事,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!